本研究是长海医院输血科的研究,血液细胞的体外保护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氢气作为一种理想的抗氧化抗损伤手段,已经有大量研究证据,尤其是强大的生物安全性,给这种气体的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基础。体外应用保护器官和细胞,当然是氢气的拿手作用,因为氢气的扩散能力强大,细胞的保存袋完全能被扩散,所以不需要复杂的操作,用现成的方法就可以实现。
血小板是血液重要的组成成分,参与机体凝血过程,发挥正常的止血功能,防止损伤后血液丢失,因此血小板输注在临床血液输注中也占有很大比例。血小板采集主要有2种方法:从全血中分离制备血小板,机器采集献血者血小板(机采血小板)。血小板是临床上重要的生物改善材料,但血小板有效保存时间是限制血小板广泛应用的重要影响因素。导致血小板使用失败的保存技术问题主要原因是血小板贮存损伤。
血小板贮存损伤是指从采血、制备、储存到把血小板用于病人的这一过程中,血小板因受到各种理化因素的影响,形态和功能受到损伤。近年来,临床对血小板的需求不断增加,血小板的制备和储存状况也逐步改善,但是血小板贮存损伤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血小板的输后体内恢复率及寿命,削弱了临床改善效果,甚至引起输注无效。因此对血小板贮存损伤机理的研究和预防措施的探索成为输血医学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
氢气应用于血小板保存损伤的预防,不仅是一种新的学术探讨,也具有成为应用潜力巨大的方向。
建议输血技术相关学者重视这一技术。
文献:顾海慧[1], 朱燕霞[1], 花美仙[1], et al. 血小板保存前添加饱和氢气的作用研究[J]. 中国输血杂志, 2014, 27(4):367-370.
目的:探索氢气在22℃保存血小板中的作用。
方法:将12份浓缩血小板(40 mL/份)和10份单采血小板(40 mL/份)每份平分为2等份(20 mL/份),随机取1半作为浓缩血小板实验组(n=12)和单采血小板实验组(n=10):加入氢气至饱和,另1半相应作为2个对照组。室温保存5 d后,检测2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pH值、葡萄糖、乳酸和CD62p表达水平。结果单采或者浓缩血小板22℃保存5 d后,输注氢气组与对照组比较pH:单采血小板7.17±0.26 vs 7.03±0.35(P0.05),浓缩血小板7.07±0.15vs 6.85±0.34(P0.05);CD62p:单采血小板17.39±2.88 vs 21.49±4.2(P0.01),浓缩血小板17.84±2.54 vs21.73±4.14(P0.01)。
结论:氢气作为1种选择性抗氧化剂,可减少22℃保存血小板活化,降低血小板保存损伤,提高保存血小板的质量。
不足:没有对血小板相关指标的变化进行多点分析,单纯根据本研究只能说是有保护作用,难以对这种保护作用进行量化分析,例如保护作用能否延长到6天,保护后5天和第几天的情况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