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白内障的表现:单或双侧性,两眼发病可有先后,视力进行性减退,由于晶体皮质混浊导致晶状体不同部位屈光力不同,可有眩光感,或单眼复视,近视度数增加,临床上将老年性白内障分为皮质性、核性和囊下三种类型。
1.皮质性白内障
以晶体皮质灰白色混浊为主要特征,其发展过程可分为四期:初发期,未成熟期,成熟期,过熟期。
2.核性白内障
晶体混浊从晶状体中心部位即胚胎核位置开始出现密度增加,逐渐加重并缓慢向周围扩展,早期呈淡黄色,随着混浊加重,色泽渐加深如深黄色,深棕黄色,核的密度增大,屈光指数增加,病人常诉说老视减轻或近视增加,早期周边部皮质仍为透明,因此,在黑暗处瞳孔散大视力增进,而在强光下瞳孔缩小视力反而减退,故一般不等待皮质完全混浊即行手术。
3.后囊下白内障
混浊位于晶状体的囊膜下皮质,如果位于视轴区,早期即影响视力。
氢分子对白内障的作用和临床研究
1、抑制白内障形成
白内障是常见的致盲原因,7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达80%以上,严重影响视觉功能和生活质量。过度的氧化应激反应是白内障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活性氧可参与晶状体蛋白质的氧化、交联和聚集,膜脂过氧化以及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凋亡等一系列生化反应。
Yang等在亚硒酸盐诱导的大鼠白内障模型中发现,腹腔注射富氢生理盐水可显著减轻晶状体混浊程度,并显著上调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等)的表达。提高还原性谷胱甘肽和总巯基含量,减少丙二醛生成,提示氢气可通过调控抗氧化相关分子的表达抑制氧化应激反应,进而抑制晶状体混浊的进程。但在白内障相关的临床研究和试验中,开始应用氢气的时间以及最安全且有效的给药途径仍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2、减轻白内障术后角膜损伤
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是目前绝大多数白内障人群的手术方式。然而,成熟期的硬核白内障往往需要更高的超声能量,后者可能引起角膜内皮组织的损伤。过度的角膜内皮损伤可导致角膜水肿,甚至导致大泡性角膜病。有研究报道,白内障术后内皮损伤所导致的大泡性角膜病是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的常见原因。高强度的超声能量在水溶液中可增加 OH的产生,导致角膜内皮的氧化损伤。
Igarashi等的研究发现,使用富氢眼内灌注液可显著降低日本白兔眼超声乳化后角膜水肿的程度;此外,富氢眼内灌注液组氧化应激标志物8-羟基脱氧鸟苷和4-羟基壬烯醛水平显著降低,提示氢气通过抑制超声乳化后过度的氧化应激反应对角膜内皮起到保护作用。
一项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试验中,32例接受双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均行一眼富氢眼内灌注液干预,另一眼传统灌注液治疗,结果显示,术后1 d、l周 、3周富氢眼内灌注液干预眼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减少率显著低于传统灌注液治疗眼,且两眼术后视力、 眼压、 前房深度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氢气可减轻超声乳化术引起的角膜内皮损伤,且对术后视功能恢复无明显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