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气抗炎症效应,哮喘和慢阻肺患者!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徐凯峰教授课题组在QJM发表最新氢气临床结果,发现非常低浓度吸入氢气对哮喘和慢阻肺患者能产生明显抗炎症作用。这是国际上最早关于氢气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正式临床报道。但是这是规模比较小的临床报道,要明确氢气对这些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仍需要更大规模的进一步研究。
徐凯峰教授1988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1995-1997年留学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获内科学硕士学位。2002年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2002-2005年工作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
氢气是生物抗氧化剂,已经有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由于氢气具有选择抗氧化能力和强大扩散能力,氢气医学受到基础和临床医学的广泛重视。也有大量研究表明氢气对多种疾病的潜在治疗效果,如脓毒症、中风和缺血再灌注损伤。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是肺部组织对损伤、慢性炎症、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的过度活化,肺内成纤维细胞和氧化应激则被广泛认为是一种致病机制。活性氧在这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但是低浓度氢气吸入对慢性呼吸疾病是否有治疗作用仍然未知。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氢气吸入对人类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哮喘患者气道炎症的治疗效果。
方法: 哮喘患者10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10例,吸入2.4%含氢混合气体一次45分钟。氢气吸入前后分别对血液和呼出气凝液内集落刺激因子、γ-干扰素、白介素1β、白介素2、白介素4、白细胞介素- 6等进行分析。
研究使用日本北九州 FRJ-003地球工程公司开发的机器分解过热蒸汽以产生含氢混合气体。通过加热无菌水供患者吸入,氢气氧气比例2:1。由于机器内部混入空气,机器制造的混合气氢气浓度大约是2.4%,根据制造商的指示确认便携式氢气探测器。经鼻插管供气后,氢气浓度大约为0.1-0.3%。(这浓度太低太低,似乎是目前所有氢气医学文献中浓度最低的,这也给我们一个巨大震撼的感受,氢气的效果好到不可思议!)
结果:氢气吸入45分钟一次可降低两类患者血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IL-8水平仅在哮喘治疗组下降。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氢气吸入后呼出气凝液内升高,两类患者氢气吸入后IL-4和IL-6水平均显著下降。
部分研究结果
(a) 吸氢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降低;
(b)氢处理后哮喘组白细胞介素-8 (IL-8)水平显著降低。
图1:吸氢前后血液细胞因子水平。
图2 吸氢前后呼吸冷凝液中细胞因子的水平。
大量研究证明氢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症的作用, 潜水医学研究表明氢气对人体非常安全。本研究中所用的氢的浓度相当低(约2.4%),吸入时因为混合了空气氢气浓度更低。由于其分子量小,氢很容易穿透生物膜并扩散到细胞质和细胞器中,而氢的组织相容性比许多其他氧化剂更强。本研究论证了单次45分钟低浓度氢气吸入可减少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气道炎症介质。研究结果说明氢气对人类呼吸道慢性炎症的强大作用,提示氢气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潜力。
研究表明,抗氧化剂可以有效地防止创伤造成的氧化应激损伤或感染,比较经典的临床药物NAC就是一种抗氧化剂。但过去的抗氧化药物可能因为分子量比较大,扩散性弱,效果也不够理想。氢气是一种生物抗氧化剂,具有分子量小,扩散能力极强大的优势。2007年,等证明了2%氢气吸入可选择性中和羟基自由基和过氧亚硝酸盐,减轻氧化应激。由于氢气对人体安全,这一研究随后受到广泛关注,大量研究发现氢气对多种氧化损伤相关疾病具有治疗作用。
虽然许多动物实验研究发现氢气吸入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具有潜在治疗效果。但是过去没有这方面的人体临床研究报道。这是本研究的价值所在。
论文作者认为本研究存在局限性。第一个是小样本量,这是一个预研究,主要评估氢气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哮喘的影响,明确的结论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治疗时间,治疗剂量等都需要研究。其他限制包括人为地将氢气吸入时间设定为45分钟,过去研究发现,更长时间吸入是否会产生更好的效果仍不清楚。
本研究发现即使氢气浓度非常低,吸入浓度0.3%以下,也能产生对哮喘和慢阻肺的治疗效果,这样低的浓度肯定不存在呼吸道阻力的物理效应,抗炎症效应只能来自微量的氢气。
氢气医学领域当然乐于见到这种非常微量氢气的治疗效果。因为这给使用氢气带来极大的便利。如果0.3%氢气可以产生效果,完全可以制造出如香烟盒大小的氢气吸入器械,给大量广泛推广氢气疗法提供了初步研究证据支持。也非常方便在其他治疗的同时附加氢气的手段,这类似于在呼吸气体中加了点氢气调味品。
当然,从纯学术角度,只使用如此低的氢气浓度并不是最合理。因为氢气对人体非常安全,追求低剂量没有保护人体的合理性。相反有可能因为剂量低造成效果没有充分发挥的可能。从实用角度,这一研究的意义是提供了氢气对人体疾病治疗效果的证据,给更高剂量使用氢气治疗这类疾病提供了重要佐证。
Wang ST, Bao C, He Y, Tian X, Yang Y, Zhang T, XuKF. gas (XEN) in . QJM. 2020 May 14.